谁做互联网金融更靠谱?机制束缚银行,数据是互联网公司软肋

当传统银行遇到互联网公司,谁做互联网金融更靠谱?传统银行说,数据与缺乏积累是互联网公司的软肋,而互联网企业则说,机制束缚了银行的变革。

 

钛媒体注:这是由钛媒体和商业价值合作的2014MIIC大会,“互联网新金融竞与合”圆桌讨论上的交锋观点,我们整理了相关内容重点:

 

【传统银行PK互联网公司,谁做互联网金融更靠谱?】

北京玖富时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CEO孙雷:

银行做互联网金融天然的劣势是机制、思维、体制的问题。在机制上,层层审批,很麻烦,条线分割,屁股指挥脑袋;互联网金融在银行里还是非常小的一块。

包商银行小马bank 总经理张诚:

所有挂互联网金融名义的公司做的都是补充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覆盖到的金融空白处,传统金融占据的是低风险市场端,我们做的小微金融就是很多大银行不愿意做的,大家还在是互补。

传统银行要做好互联网业务:第一,转变思想,要真正理解互联网的逻辑,不是互联网金融的逻辑,是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的目的。第二,组织行为上,要快速响应、快速迭代,真正考虑用户的体验。

积木盒子COO魏伟:

现在整个金融行业已经充分的技术化和信息化了,全世界1/3软件方面的预算花在金融行业上。银行也好,互联网金融也好,借贷核心本质是信用,识别风险,传统银行会用抵押控制来提升违约成本,比如办理资产的抵质押登记,银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一个人的信用和违约概率,其实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银行也已经充分IT化和信息化了,用到的技术和观念无一例外的会被互联网金融公司所采用,互联网金融公司跑的更快,试错的迭代周期会更短。

但是缺什么呢?缺的是历史和数据。跑一个数学模型,看违约风险,跑十年跟跑十个月绝对不能比,跑一个小小的行业在一个区域的分布,和跑全国若干经济周期时点分布肯定会特别不一样,这是今天互联网金融公司难以弥补的劣势。这个行业在变革中,但是没有任何人会被一阵风给颠覆,被颠覆的一定是因为你自己做的不够好,对变化的拥抱的不够快、不够及时,响应的不够敏感,谁也没有禁止学习和抄袭别人。

【风险控制的秘诀】

积木盒子COO魏伟:

风险控制可能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叫做过程;第二个层面叫做结果。风控的过程,主要是流程是不是合规,在这之外,还有道德风险控制,有没有欺诈、欺骗。

P2P网贷骨子里是民间接贷的翻版,规避了交易成本的上升,在成本上有分配机制。无论是互联网公司来做,还是银行做,全世界哪一家银行也不敢说坏账率是零,这就是我所说的结果问题,当风险出现的时候怎么办?机制是不是足够健全?退一万步讲,即使机构不够健全,在筛选投资人方面,在充分的风险告知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方面,有没有做到尽职和免责,这个是今天这个行业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信网COO 安丹方:

这个行业是缺乏标准的行业,每家都在说自己的标准,但是没有任何一家说这个行业其实是有一个标准的。我们今年做的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收购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基于几十万信用管理数据,每天从70多个城市源源不断的提供诸多借款人的借款需求,对他们进行信用审核的整体管理工作,对征信工作有帮助,虽然我们只是中介平台,但是我们对于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进行风险定价的,使金融的东西在互联网上标准化。

北京玖富时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CEO孙雷:

大家谈互联网金融风控,都是讲微观风控,就是审核技术风控。互联网金融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包括行业的准入、客户的选择、还款的方式、额度的控制。

贷后评估只是风控的一种技术,一个公司建立风控,是一个风控体系,我们自己公司定位是矩阵式风控体系:从纵向来讲,行业的选择,客户的选择,为什么大额的不做,营业额超过两千万以上的就不做,不做企业客户,只做个人,更多的说NO才能选出更安全的客户群体。额度本身就是控制风险,小额多单,大数原则,价格覆盖风险,这本身就是风险控制手段。贷前、贷中、贷后流程性控制,贷前咱们集合,贷中怎么进行评估,贷后出现了问题怎么及时处理。还有第三层控制,网站被攻击了怎么办?前段时间,很多互联网P2P公司被攻击,这也是风控,风控不是在于标的的风控,而是客户资金出了问题怎么办。互联网强调速度第一,金融强度安全第一,安全才值得信赖,不是单一的风控技术,是整体风控 。(《商业价值》记者刘泓君根据2014MIIC移动互联网大会圆桌讨论“互联网金融竞与合”整理而成)

本文系作者 刘泓君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说的都有点道理,不过感觉还是没看到核心内容。 大额怎么就不能做了,搞笑。要这么说,银行都是傻子了。

    回复 2014.12.31 · via pc
  • 合资合作呢

    回复 2014.07.05 · via pc
  • 总的来说支持私有化,国有垄断的机制永远是缺乏竞争和限制进步的

    回复 2014.07.05 · via pc
  • 互联网老大和金融行业老大走到一起应该更有前途

    回复 2014.07.04 · via pc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