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来临,BAT冲击下的O2O乱象

错失了WEB2.0红利之后,在移动互联的小屏时代,O2O企业看起来更接地气,借BAT和各个资本发力后,谁会更有底气直接抗衡BAT?

讨论BAT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BAT的各个平台和资本市场都在走“融合竞争”的道路,其战略和资本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而“竞争”更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不可移动的主调。有腾讯资本背景的58同城旗下的“58到家”A轮融资成功,投资方的名单中赫然显示阿里巴巴的名字,这一次,双马又“曲线牵手”了。

点评美团这家公司向左还是向右

并不是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依然没有BAT量级的靠山,而在于实力是否遭到削弱,流量、移动和互联网创新等方面能承受“一根扁担”的碾压。自然,美团CEO王兴提到,“合作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外部竞争仍然激烈,行业充满变数,O2O仍然刚刚开始。”需要指出的是,这句话并不代表“停止烧钱”。

腾讯、阿里巴巴、红杉、挚信资本、今日资本等公司虽然对这次合并保持了沉默或者支持,但新公司的成立真的比良性竞争来得更有韧劲和血腥吗?并不见得。而联席CEO更有可能是一个笑话:两家文化氛围差异极大的公司,有两个CEO,这家公司向左还是向右?

“双马”资本背景的大众点评和美团最终还是合体了,而自称或者号称“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O2O公司”诞生,各方喝彩中不乏冷静的提醒,36kr作者撰文表示美团点评或过早丧失创业精神,可能产生“1+1<2的坑”。而58到家的融资成功,也让许多O2O企业再一次看到了生存的曙光,但如何跟本身拥有强大资源的BAT背景的企业抗衡?

BAT冲击下的O2O乱象

争斗了多年的大众点评和美团宣布了合并;此前,百度糯米还宣布3年投资200亿押宝这个市场。社区O2O区别于庞大的O2O市场,社区的线下价值挖掘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将是众多“叮咚”和“考拉”们的发力点,打造自己的闭环耗费巨大,这个过程还很漫长。

当然,资本寒冬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上市也不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避风港,市值高企的BAT也逐渐“冷静”:过去十个月内,阿里巴巴市值跌掉1407亿美元,百度过去一年缩水35%,腾讯表现最好也跑跌20%。2015年8月24日,阿里巴巴首度跌破发行价后创造44%的跌幅,目前市值1633亿美元,低于腾讯1718亿美元的市值。百度股价过去一年跌掉了35%,今年二季度其利润仅同比增长3.3%。

相比之下,百度显得更为尴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的地位已不再重要。手机百度和百度地图在移动端表现疲软,虽然李彦宏确认了百度未来发力O2O的战略方向,“尽管现在O2O业务是赔本的,但未来一定会盈利。O2O模式下99%的线下广告投放人都将是百度的新客户。”而微信的风头早已盖过了其他集团业务,布局滴滴、京东、58、点评等O2O企业后,微信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支付。出行领域有滴滴,还有各种巴士O2O也逐渐崭露头角,BAT目前并没有直接插手前台业务;而在饮食O2O领域,尽管有双马资本背景的点评和美团合并了,能否拦下饿了么也存在疑问;社区服务领域,各种“到家”也在攻城略地,但烧钱的步伐仍然未止。《财经杂志》撰稿表示,BAT们既无法掌控创业公司,更无法掌控盘根错节的传统线下企业。

O2O,谁会跑在前面

诚如上所言,BAT在O2O中没有直接的干预权,导致了BAT们目前的集体焦虑(从各个融资新闻中不乏看到BAT的出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单单比拼流量,错失了WEB2.0红利之后,在移动互联的小屏时代,O2O企业看起来更接地气,借BAT和各个资本发力后,谁会更有底气直接抗衡BAT?

垂直O2O企业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为用户带来实际价值来获得实际盈利也并非那么简单。然而,O2O行业阵亡的创业者也不在少数。在这个时代,用户交织在整个手机APP中,各个服务的切换都将变得“过重”。无论从物业入口、用户入口、乃至微信入口方面,在社区O2O、垂直O2O等更多细分市场上,将有一场一场的恶战。未来3-5年,成熟且有效率的O2O企业将脱颖而出,在这个资本相对冷淡但并不缺少资本的时期,用户停留和沉淀将给产品背后的O2O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谷说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8:11

美元兑日元日内涨0.37%突破152

18:05

招商银行:拟于2月12日起调整黄金账户业务相关的利率

17:56

DeepSeek GitHub星数超越OpenAI

17:53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逾10亿港元,阿里巴巴获净买入居前

17:52

宁波港:1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9%

17:49

乘联分会:预估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0万辆,同比增长31%

17:48

港股汽车ETF涨停,多只港股主题ETF量价齐升

17:45

*ST大药: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7:39

富淼科技: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永卓控股,股票复牌

17:29

永信至诚:奇安创投持股比例变动至9.8057%

17:27

环旭电子:2025年1月合并营业收入47.33亿元,同比减少8.83%

17:26

乘联会:特斯拉公司在1月份售出63238辆中国制造的汽车

17:23

海通证券:公司提出终止上市申请

17:22

证监会:强化跨部门数据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

17:21

国泰君安:A股股票将于2025年2月10日复牌

17:20

证监会: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指数基金等权益类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

17:18

证监会: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

17:17

汇丰控股:斥资2.02亿港元回购250万股

17:16

证监会:更大力度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17:14

证监会:积极回应市场关切,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