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在动力电池领域三足鼎立,欧洲能否打破市场格局?

动力电池方面当下正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面对这个庞大以及事关汽车行业未来的领域,欧洲企业不希望落在后面,正欲在动力电池新技术上取得后来居上的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中国的力推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高速增长,而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动力电池方面当下正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面对这个庞大以及事关汽车行业未来的领域,欧洲企业不希望落在后面,正欲在动力电池新技术上取得后来居上的地位。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2017年的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排名显示,前十大企业当中分别来自中国的7家、韩国的两家和日本的一家。在出货量方面,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雄踞榜首,第一、第三、第四、第六名均是中国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和国轩高科,并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均计划将今年的产能扩张一倍以上,巩固它们在产能上的优势。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能占有如此地位与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不开,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2万辆,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高达54.7%。

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将审核通过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纳入目录进行管理,当时没有一家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入选该目录。这给国产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推动了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发展,其中宁德时代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二名是松下,松下是全球知名的纯电动车特斯拉的唯一供应商,凭借特斯拉对动力电池的强烈需求占据了这一位置。当下松下正获得日本汽车企业的支持,多家日本汽车企业选择与松下合作,这将有利于提升松下在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

第五名、第七名分别是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这两家企业获得了欧洲汽车企业的支持,虽然目前它们的产能相较中国和日本的动力电池企业要落后不少。不过它们正急起直追,中国将在2020年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它们正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纷纷重启在中国建设动力电池工厂的计划,以求到时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动力电池技术之争

当下中国电池企业产能较大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与该项动力电池技术的技术门槛、成本较低有关。

技术门槛较低有利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该行业,中国当前销售的主要是20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陈本较为敏感,这是中国电池企业选择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的原因。

磷酸铁锂电池除了上述两项优点外,还有一点是安全,当然该项电池技术的弱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能量密度低,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用户对续航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三元锂电池技术逐渐获得行业的认可。

相比起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磷酸铁锂电池的两倍,磷酸铁锂体系理论能量密度约为170Wh/kg,三元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是300-350Wh/kg,只不过此前三元锂电池存在成本高、易燃烧爆炸等问题。

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成本已降低到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在安全性方面也更有保障。日韩企业在该项技术上有领先优势,它们生产的动力电池也以三元锂电池为主,不过中国企业正在快速追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计划将今年的三元锂电池产能提升一倍,在产能上保持对日韩企业的领先优势。

在三元锂电池产能正在快速增长的时候,新的动力电池技术又吸引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关注,那就是固态锂电池技术。

与上述两种电池技术不同的是,固态锂电池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固态电解质材料,这彻底解决了此前锂电池所采用的隔膜、液态电解质所导致的安全问题,而在能力密度上较三元锂电池还要高近两倍,因此备受动力电池行业的关注。

欧洲欲打破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格局

日前德国大众、宝马均宣布将在欧洲建立它们的电池工厂,采用的正是当下最先进的固态电池技术,这两家企业分别位居全球前十大汽车企业第一名、第八名,作为对全球汽车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它们自然不希望在动力电池这项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之一的技术上受制于人。

正如在燃油车时代燃油发动机是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样,发展自己的动力电池技术可以确保它们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同时控制成本和保障品质。

据了解,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欧洲企业其实已研发多年,它们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当。凭借德国大众、宝马两大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所拥有的强大竞争力、销量以及在固态动力电池技术上的优势,欧洲的动力电池企业很可能将取得后来者居上的地位,中日韩的动力电池企业不得不当心。

相比之下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固态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则落后不少,当前中国在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方面主要是科研院所,离实现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等方面均落后于欧洲和日韩企业。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或许它们与中国的汽车企业抱团合作或许是一个应对的办法。

中国虽然贵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不过中国的汽车企业燃油发动机技术研发方面与欧洲和日本企业还有差距,而且欧美日韩企业已在发动机技术上占有专利优势。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起的行业,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抱团可以加快在电池、电机等技术上进行合作研发,为中国汽车企业打破欧美日韩汽车企业的市场格局提供机会,也有助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加快电池技术的发展。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柏颖】

本文系作者 柏铭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2-05 23:07

阿根廷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2025-02-05 23:01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焦煤涨超1%

2025-02-05 22:59

超微电脑:Building Block Solutions解决方案进入全负荷生产状态

2025-02-05 22:58

禹洲集团寻求延长拟议境外债务重组的最后截止日期

2025-02-05 22:57

云天励飞:DeepEdge10已完成DeepSeek R1系列模型适配

2025-02-05 22:54

美国化学品制造公司FMC Corporation下跌超36%

2025-02-05 22:52

金山云美股盘初大幅拉升,现涨近12%

2025-02-05 22:48

美国1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终值为52.9,预期52.9

2025-02-05 22:44

比特币突破99000美元/枚,日内涨1.27%

2025-02-05 22:42

Uber跌超7%,第一季度总订单额指引不及预期

2025-02-05 2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发布

2025-02-05 22:33

英伟达美股盘初一度涨超3%

2025-02-05 22:32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部分明星科技股走软,谷歌跌逾7%

2025-02-05 22:26

OpenAI:Deep Research功能现已向英国、欧盟等地所有专业用户全面推出

2025-02-05 22:19

*ST摩登: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发生变更

2025-02-05 22:13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启动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

2025-02-05 22:07

OpenAI原应用负责人卡斯: DeepSeek加速AI平价化

2025-02-05 21:53

找钢产业互联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025-02-05 21:50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

2025-02-05 21:48

尼泊尔禁止单人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