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这是资深媒体人、前《NEWSWEEK》中文刊执行主编陈序 ,在钛媒体独家专栏继《主编死了》后的第二篇。《主编死了》一文一出引起了很多争论,他决定把主编这个话题继续更完整的讲下去,从主编需让渡的权力讲起。。
把主编说死了之后,收到一些反馈。先答复两个问题。
一,有朋友在新浪微博说:我看主编还可以活好多年,而且活得好好的。
答:同意。尼采说“上帝死了”,至今信上帝者人山人海;《国际歌》唱“也没有神仙、皇帝”,至今不少国王还活得好好的,城堡俱在,儿女成群,狗仔队络绎于途。把最抢手而繁重的世俗权力移交之后,生活质量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二,有匿名读者问:现在有地儿请你当主编,去吗?
答:看条件。18世纪前有人请我当国王,第一反应是咬手指头。现在有人请我当国王,先拿王国资产负债表来看。从20年前削尖脑袋不问价钱也要当主编到这两年没一百万别开口,不是供不应求推动价格在涨,而是去当主编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在涨。
1999年,我到《青年报》面试时,迟到了。走进会议室,长条会议桌周围已经坐满了人,只有靠窗的一端有一个高靠背皮椅空着。我当然就在这惟一的空位上坐下。大家看着我,我也看着大家。直到负责面试的人事主管过来提醒:“这是李总的位子”。
有的主编喜欢坐在长条桌一条长边的中间,有的主编喜欢坐在靠墙的短边,有的主编喜欢坐在靠窗的短边,有的主编喜欢站着,有的老主编喜欢坐在新主编的背后(像《纽约时报》的卡特利奇),我腰椎尖盘突出发作时只能躺在地上。位置,姿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编知道自己在行使一项权力。我以为,这是主编的两项权力之一——配置资源。
主编配置资源的方法,是开会。我工作过的日报,不论综合、财经、娱乐,都有两个编前会。下午一个,晚饭后一个。下午的会议决定本地、国际、财经、体育……每个分类版面的稿件,版位。晚上的会议决定头版的稿件,特别是头条。有重大突发事件时,半夜、凌晨都可能加开临时会议。
主编把有限的版面上不同的位置分配给不同的内容,就是把有限的媒体资产:人力成本、采访预算、办公费用,把海德堡印刷机的产能、Nikon相机和可换镜头的功能、Sony录音机和IBM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配置给不同的公共议题、政治立场、社会思潮、个人观点,也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受众配置了他们的稀缺的注意力。
配置资源是一件很了不起也让人感觉自己很了不起的事。由一个人调动一个企业的资产,已属难能。进而可以像杠杆翘动地球那样调动整个社会的关注,更非令人自觉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所以主编在一个世纪间令人高山仰止。只可惜,开会已经不流行了。给每个编辑、记者配BlackBerry,打电话,发短信,建微信群,任何一种新的会议形式也不能使这件事重新变得时尚起来。有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发生变化。
如果配置资源不需要开会,便不需要有照明和投影设备的会议室,举足轻重的椅子和位子也会随之一一消失。
欢迎继续向本系列提到问题与反对意见,也可以提出你想看的主题。本系列每篇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授权钛媒体独家首发一周。
作者陈序 ,1992年起服务新闻传媒业,前《NEWSWEEK》中文刊执行主编。中国经济与公共政策独立观察者,财经作家。参与创办中国内地多家财经、文化、生活时尚类报纸、杂志。曾任中国移动12580手机媒体总编辑、《Technology Review by MIT》中文版出版顾问、《Institutional Investor》中文网编辑顾问。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权力源于体制,现在的自媒体发展对传统体制形成了对抗,头条是由消费者说了算,资源的配置转为市场为主,而不是主编为主。
为什么不需要主编配置资源?这个问题作者没讲。这是个关键问题,需要给出有力论证。
第二项权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