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了,开始忙碌年会了。
许单单别出新裁,举办了一个3W Coffee Mask Party,蒙面聚会。许单单的用意是,让这些天天为敌天天对战的互联网大佬,能隔着面具少了尴尬而欢聚一堂。
而且你不一定能认出对方,你不知道站在你旁边尽情跳着钢管舞的带着吸血鬼面具的酷男可能就是平时温文尔雅的徐小平老师。
听说这个idea是许单单受美剧《绯闻女孩》的启发。
但是凡客的陈年老总一再坚持,邀请苍井空参加。所以party上多了一个有趣的项目:谁能最先找到认出苍井空,谁就是今晚的Party King.
聚会的一角,我和两个男人坐在吧台上喝酒,我看出他们是谁。
因为昨晚我浏览草榴网的时候,看到一个广告:无极透视镜,美国新品,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我就立即买了一个。
通过透视镜,我看出,坐在我左边的带着杨过面具的是马云。我在想他不是喜欢风清扬吗?不过如果他带着风清扬面具,估计大家很快可以认出他了。
通过透视镜,我看出,坐在我右边的带着特种兵面具的是周鸿祎。
马云突然想测试一下,别人对他言论的看法。杨过面具先开口说:马云说过,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杨过面具顿了顿,看了看地板上的脚印,强调说:
马云还说,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有人事干的很多,事干的很多当然时间有限,把自己的人生当一部书,翻过了就忘了。你们觉得马云说的对还是错。
带着蝙蝠侠面具的我说:
索罗斯OP哲学分析说,社会科学的前提条件很难说清楚。比如说,马云说的读书多是读什么书呢?哲学?郭敬明的小时代?故事会?星座命理?居家风水?专业书籍?西藏生死书?行业思考?人物传记?前提模糊,如何判断对错。
带着特种兵面具的周鸿祎看了看杨过,他好像感觉对方的眼神很熟悉,他尽量放慢语速说:
我年轻时比较喜欢读书,看古典文学。现在工作太忙,读书就比较功利,都是管理、经营上的书,而且读得也很快,一周能看两本。我读三方面书,
第一是专业书籍,你在这个专业需要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
第二是财经书籍,我读国外翻译的比较多,像《定位》、、《创新者的疑惑》等等。
第三我喜欢读名人传记,读国外名人传记有一个好处,这些书一般不会为尊者讳,所呈现的是一个很真实的企业家,他的优点、缺点、苦恼以及一些个性上的问题,看这种读物有助于个人励志,觉得我不是那么差,我有机会去努力。
特种兵面具停了下来,但明显好想没有说完,还有一句话卡在喉咙口,他再次用眼角余光瞄了一下杨过面具,杨过面具还是盯着地板看,像在思考没有在听,特种兵面具喝了一口酒,还是张开口说道:
《马云的内部讲话》也很好,非常真实,不是一个神话的马云,没有任何粉饰,值得创业者研究学习。
听到自己的名字,杨过面具反应了一下,他缓慢的抬头看了一下特种兵面具,突然周鸿祎也转眼看他,两人对视,马云有点紧张,他隐约感觉到对方是周鸿祎,也许是因为两个男人交战多年,因恨生情,还好带着面具,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脸部表情变化。马云急着掩饰自己内心的波动,赶紧找个话题说道:
蝙蝠侠面具,你平时看什么书?
我感觉到旁边这两个男人之间微妙的化学反应,说道:
我觉得,你很难看太多的书。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按我的经历,绝大部分的书是垃圾的。你可能一年下来看了一百本,有十本有用的就是不错的收获回报率了。
所以我觉得,你很难读很多书,或者确切的说是,你很难读很多好书。当然如果是那种不懂得分辨好书坏书的人,书读得越多,就越是浪费时间了。
特种兵面具说:干,杨过问你是看什么书?偏题了。
我说:我其实和你很接近。1)专业书籍。2)财经类书籍或者一些哲学类思考世界本质的书籍。3)人物传记,最好最好是自传。我更喜欢看自传。我觉得自传,虽然作者会隐藏一些隐私或者不利信息,但在商业感悟,世界本质感悟,人生感悟上,是他人撰写所无法准确诠释的。
突然有个人男人带着凤姐面具冲出人群,双手还在提裤子,跑过来说道:
操,厕所没纸。你们在谈马云,马云,我觉得他鼓吹读书无用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做如此偏颇的倡导,严重值得商榷。。。。。。
杨过面具起身,把五毛塞到蝙蝠侠面具手里,然后转身离开,进入人群中。
蝙蝠侠面具会意,他喝了一口威士忌,把杯中剩下的酒泼到凤姐面具上,说道,没有人要跟你一介书生论天下。
凤姐面具被突如其来的泼酒吓呆了五秒钟,大声喊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石述思。裤子掉地上。
我没有理他。和周鸿祎一起离开吧台,进入人群,寻觅苍井空。
很快我看到苍井空了,我盯着她看了很久,媒体评说她“G罩杯—惊波骇浪”,眼见为实,名副其实。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太逗乐,哈哈
哈哈,这个小说很有意思。http://www.tmtpost.com/?p=4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