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古茶通过港交所聆讯,中式茶企IPO拐点来了?

“中国茶企第一股”,曾经频频难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式茶企奔赴上市屡败屡战,但是这一次,澜沧古茶终于成为有希望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的赢家。

股市“不爱”茶企是老生常谈。“普洱茶第一股”、“A股茶叶第一股”的标签此前已多次被拿出来讲,但在上市这条路上,茶企频频失利。

不过,据联交所披露易,11月7日,澜沧古茶进行了第一次呈交聆讯后资料集,这也意味着澜沧古茶成功通过聆讯,距离登陆港股再跨一步。

澜沧古茶正在减少对线下经销商依赖

回顾澜沧古茶申请上市的历程,其实也是一波三折。2020年,澜沧古茶第一次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来宣布撤回申请材料;2022年,澜沧古茶把目标转为港交所;2023年8月,澜沧古茶第三次在港交所递表,并通过聆讯。

于往绩期间,澜沧古茶主要从销售茶产品产生收益。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的收益分别为4.05亿元、5.59亿元、4.63亿元;同期,公司的毛利分别为2.85、3.68亿元、3.0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0.4%、65.9%、65.9%;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29亿元、0.705亿元。

目前,1966产品线是澜沧古茶最大收益来源,该产品线2020-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2.99亿元、4.14亿元、3.01亿元。其中2022年,1966产品线为澜沧古茶贡献了65.1%的收入。

图片来源:澜沧古茶招股书

图片来源:澜沧古茶招股书

截至目前,在澜沧古茶的核心品牌下,公司开发和建构了1966及茶妈妈两条产品线。其中,1966是澜沧古茶的经典产品线,主打普洱茶叶产品,目标顾客为普洱茶爱好者及资深茶友;茶妈妈是健康时尚产品线,产品组合面向较广大消费群体,并于2022年7月推出以新中产消费者为目标的新产品线岩冷。

供应链端,澜沧古茶与大量茶叶合作社有长期而稳定的业务关系,并预计友好关系将持续。澜沧古茶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主要向供应商购入原材料,如毛茶、包装材料、物流运输服务及加工服务,不拥有任何茶叶种植园或任何茶树,而是向云南省主要茶叶产区的茶叶合作社采购毛茶,当地土质和湿度十分合适,产出的茶叶鲜爽甘醇。

澜沧古茶的包装材料供应商主要位于云南省及广东省。独立第三方加工伙伴主要为其调味茶提供加工服务,比如小青柑,而澜沧古茶须负责提供充足的茶叶及包装材料。

供应商方面,于截至2023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澜沧古茶采购的毛茶中,有超过50%来自有五年以上业务关系的茶叶合作社,有超过30%来自有十年以上业务关系的茶叶合作社。

供应渠道,是让澜沧古茶在收购环节中具有极强的定价能力的背书,也让其拥有相对较高的毛利率。2020年至2022年,澜沧古茶毛利率分别为70.4%、65.9%、65.9%,1966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毛利率更是保持在80%以上。同期其他传统茶企的毛利率大多未超过60%。

不过,在招股书中,澜沧古茶也提到了其面临的若干风险因素中,存在依赖茶企合作社提供毛茶,无法向茶叶合作社获得足够的毛茶或无法与有关合作社维持良好关系,及其未能改良现有产品或推出新产品的风险。

在渠道方向,澜沧古茶经销商门店数量有下降趋势,着手摆脱高度依赖线下经销商的经营状态。招股书披露,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澜沧古茶分别有17家、26家、24家及23家自营门店,以及566家、531家、508家及520家经销商营运的门店。

对此澜沧古茶解释称,于往绩期间,经销商营运的门店数目整体下跌,主要由于公司提高了经销商筛选门槛,而若干经销商的往绩未能达到已提高的经销商筛选要求,故公司终止与彼等的业务关系。

线下门店之外,澜沧古茶则在天猫、微信、抖音、快手及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了布局与发力。

“中国茶企第一股”频频难产

从整个市场状况来看,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作为中国茶市场的主要分支和增长动力,中国茶叶市场正稳步增长。中国茶叶总年产量由2017年的2.5百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3.4百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6.7%,预计2027年将达到4.7百万吨,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5%。

按收益计,中国茶叶市场的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406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3,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预计2027年将达到人民币 4,412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

其中,中国普洱茶市场整体其实正在迎来机遇,呈现稳健增长潜力。按收益计,中国普洱茶市场的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115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1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6%,预计2027年将达到人民币244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0%。

另一方面,依据毛茶是否经过人工发酵,普洱茶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普洱熟茶及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市场向来是普洱茶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按收益计,其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预计2027年将达到人民币73 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1%。

但与此同时,中国茶企可以说是有历史缺品牌。传统茶叶品牌与热闹的新茶饮相比,似乎总有“养在深闺无人知”的感觉。

长期以来,中国茶行业以小型家庭农场和手工作坊为主,缺乏大型的规模化茶场,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效应低,品牌建设的意识和投入弱。大多企业也多为“家族化”经营,且申请上市时对于行业归类及公司定位往往不清晰,企业难以形成有竞争实力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茶叶制作本身难以标准化、茶企财务数据也无法用标准化来核算,上市机会于是更加少之又少。

关于中国茶企的上市之路,2015年前后,八马茶业、谢裕大和七彩云南等知名茶企曾在新三板挂牌。

头部茶企八马茶业更是执着于登陆A股,但迟迟未能成功,上市梦屡次折戟。

2013年开始,八马茶业首次冲击深交所中小板失败。2014年,八马茶业前往新三板挂牌交易。2018年4月八马茶业终止新三板挂牌,欲求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1年4月,八马茶业在创业板上市获受理,但经过三轮问询,次年5月撤回申请。2022年9月,八马茶业转向深交所主板发起上市申请。今年9月,深交所网站披露八马茶业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在澜沧古茶此前进行A股申报时,曾被证监会问询过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并要求说明报告期内经销模式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因其业绩严重依赖经销商,此外还存在股权无偿转让或由近亲属继承等遗留问题。

在八马茶业和澜沧古茶之外,目前资本市场上还在推动上市进程的传统茶企是中国茶叶,它的目标是冲击A股。不过,2020年6月,中国茶叶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后,收到了证监会69条的反馈意见。2022年和2023年初,中国茶叶两次更新招股书,目前仍在排队中。

所以,“中国茶企第一股”,频频难产,可以用屡败屡战来形容。但是这一次,似乎要出现拐点了。

对于当下正在冲击港股的澜沧古茶来说,通过港交所聆讯,或许意味着中国传统茶企终于距离“有望上市”近了一步。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柳大方,编辑|房煜)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之前中式茶企在上市过程中频频受挫,但澜沧古茶的成功通过聆讯无疑为中式茶企的IPO拐点带来了一线希望

    回复 2023.11.25 · via pc
  • 澜沧古茶的核心品牌下有1966和茶妈妈两条产品线,是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2023.11.23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