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年报出炉,平庸的成绩如何支撑科技野心?|钛媒体金融

年报中,金融科技被提及16次、AI被提及32次,大模型被提及9次,数字化转型被提及63次。

近日,北京银行(601169.SH)2023年成绩单出炉。

从核心业务经营指标来看,2023年北京银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依旧实现了资产规模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长,难能可贵。 

年报显示,2023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7.11亿元,同比增长0.66%;实现归母净利润256.24亿元,同比增长3.49%。截至2023年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7486.79亿元,同比增长10.65%,规模保持城商行首位;不良贷款率1.32%,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6.78%,较年初提升6.74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改善。

不过,相比于老对手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的这份成绩单只能说得上是表现平平,其城商行头把交椅的位置显得岌岌可危。2023年末,宁波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明显增长。

在外部挑战日益加大、传统增长动能持续减弱的当下,北京银行该如何找到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破局点?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北京银行选择的“应变之道”是“B(未来银行)=IB(投行驱动的商业银行)+AIB(AI驱动的商业银行)”。

图片来源:北京银行官方网站

图片来源:北京银行官方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十分重视金融科技的投入。年报中,金融科技被提及16次、AI被提及32次,大模型被提及9次,数字化转型被提及63次。年报显示,该行启动数字化转型“新三大战役”,围绕构建“大运营”体系,通过端到端客户旅程重塑和数字化运营“双轮驱动”,推动运营管理模式更加集约、运营业务能力持续增强、运营风险管控体系不断完善,运营管理对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营收停滞,净息差承压

北京银行一直以来是城商行中的“尖子生”。该行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名单,我国目前有125家城商行。目前A股上市的有17家城商银行,北京银行在总资产规模方面排名第一,在市值排名上暂列第三(仅次于宁波银行和江苏银行)。

虽然北京银行在资产规模与归母净利润方面实现较快增长,但其营收仅增0.66%。此外,该行净息差下探到1.54%,处于城商行中较低的水平。
图片来源:北京银行2023年年报

图片来源:北京银行2023年年报

营收增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从数据来看,营业收入构成中,利息净收入占75.47%,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主要受市场影响,净息差收窄。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4.53%,同比上升2.17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受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上升。

该行净息差也持续承压。年报显示,2023年,北京银行净息差1.54%,较2022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净利差1.53%,较2022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年报对此解释道,净息差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和市场利率整体走低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该行将优化负债结构,加强高成本负债管控,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延缓净息差下行速度。

不进则退,不变则亡。董事长霍学文在年报致辞中提出,将全力深化各领域变革创新,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创造新价值。纵览358页的年报,钛媒体APP发现,北京银行期待的破局点,与金融科技息息相关。

金融科技或助力北京银行“二次创业”之路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变。置身大变局时代,各行业纷纷努力在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比重为4.5%,经计算约为30亿元,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北京银行还在年报中披露了科技投入的研发人员构成。该行信息科技正式员工数量为977人(其中总行信息科技条线723人,分行科技254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99%。

翻阅年报,北京银行在金融科技建设方面颇有亮点。主要关键词有:新三大战役、AI驱动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

新三大战役

年报显示,该行在打赢统一数据底座、统一金融操作系统、统一风控平台建设“三大战役”基础上,乘势开启以“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新三大战役”。
图片来源:北京银行官方网站

图片来源:北京银行官方网站

在大零售方面,构建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零售条线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模式,形成零售银行部统筹,财富平台部(下辖养老金融中心、远程银行中心两个二级部)、私人银行部、个人信贷部、信用卡中心四个利润中心的全新组织架构;构建CPCT2R(Customer客户-Product产品-Channel渠道-Team队伍-Technology技术-RiskManagement风控)一体化的“大零售”经营管理模式,为零售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在大运营方面,通过端到端客户旅程重塑和数字化运营“双轮驱动”推动运营价值转型,升级打造全客户、全渠道、全场景的共享服务平台,推动运营模式由集中运营向数字运营转型、职能定位由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和能力中心转型。

在大科技方面,挖掘整合全行各类科技服务能力,打造高度一体化和智能化的能力矩阵,完成科技条线组织架构改革,形成3个一级部门、4个事业集群、1个二级中心、10个处室、12个团队的全新科技组织架构。坚持以“模块集成”承接旅程,以“业技融合”提升价值,以“技数智能”重塑动能。形成重大项目评审、京征程管理和PMO推进“三合一”的科技研发模式,形成揭榜挂帅、赛马机制、确保交付“三大机制”。持续完善BA-SA对接机制,举办“超级BA训练营”,积极培养一批更懂业务逻辑的技术研发人员和一批更懂技术实现的业务分析人员。

AI驱动的商业银行

在动荡的时代,最大的威胁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置身变局之中,一个问题如果在本层级系统里无解,就需要到更高一级系统里寻找答案。

北京银行在年报中提出,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向,现实者调整风向。AI赋予金融以速度与精度,人赋予金融以温度和价值尺度,人与AI的有机结合,将会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

面对生成式AI所构筑的、不断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未来图景,北京银行提出,用AI技术重塑经营模式,加速AI技术在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客服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面对大模型所激发的新质生产力,重塑组织形态,通过“人+AI”知识共创模式,将全行的知识、智慧汇集于大模型之中,进而实现对员工的全面赋能,让员工更加专注于发挥创造力的工作,将北京银行打造成为一家“知识创新型企业”。

北京银行还进一步阐述了“AI驱动的商业银行背后的含义”。即发布AIB平台,深度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构建“AI+”金融全图景,自研“京智大模型”的同时,引入多种主流开源大模型;形成宣传文案、智能周报、文章翻译、工作总结、会议纪要、通知撰写、代码生成、代码注释等基础应用场景;面向理财经理、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综合柜员、远程客服等岗位角色,部署“北银投顾”“财报助手”“运营助手”“智能客服”“京客图谱”“数币银行”“京行研究”等问答机器人,大幅提升员工工作效能。

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经营、风控、运营、管理等各领域的应用,深化AI+客户运营,升级零售“智策”体系,累计运行2,000余条触客策略,触达客户超3.7亿人次;深化AI+客户服务,上线涵盖客服智能机器人“小京”、AI辅助洞察系统、智库系统、AI协呼的远程银行系统集群,支撑远程银行建设;深化“AI+智能审批”,精准刻画客户风险画像,提升模型审批效率和精准度。

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

基于“数字京行”的战略布局,2023年,该行成立北京银行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建立金融科技发展高层决策和协调机制。一方面,以敏捷协作机制和并联推动模式为抓手,统筹推动数字化转型各领域重点工作,同时,强化数字化转型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年报披露,组织召开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7次,推动识别形成2023年二十个重大项目清单,对二十个重大项目进行授旗,对项目团队核心成员颁发聘书,下达重大项目实施的动员令、吹响重大项目实施的冲锋号。加强对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全面提升业技融合水平,统筹监督金融科技资源的有效运用,强化金融科技对业务创新的支持。推动成立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日常执行小组,组织召开会议共9次,进一步强化本行日常金融科技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审批等职责,提高金科委审议工作效率,逐步运行完善本行敏稳结合的重大项目体系化管理机制,做好重大项目敏态发起和审批机制运行管理。

该行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的金融强国宏伟蓝图为银行业指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打开银行业务增长新空间,银行业变革转型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展望未来,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表示,北京银行将秉承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做对未来赋能的事。行长杨书剑也表示,看到未来方知未来已来,相信未来才能拥有未来。

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尖子生”能否依靠金融科技突破实现“二次创业”“换道超车”,值得观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颜繁瑶,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