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中国跨境电商的美国生意变了

钛度号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小额免税成历史,中国卖家和TEMU们如何穿越风暴。

文 | 豹变,作者 | 詹方歌,编辑 | 邢昀

“说好的开工大吉,变成了开年暴击。”

农历新年的庆祝还没结束,中国跨境电商人们就坐上了过山车。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行政令还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2月4日,这一政策正式生效。

“小额免税”是一批国内跨境卖家保障低价的利器,也是TEMU这些跨境电商平台崛起的重要支撑。如今在美国关税大棒之下,没有海外仓备货、使用直邮小包物流方式的中小跨境卖家,最先感受到了寒意。

过去两年,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流叙事是迅速崛起、攻城略地,在美国政府不断架起的关税高墙里,风暴卷起。2月5日,拼多多、阿里等电商平台,以及部分物流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

此前包括TEMU、SHEIN在内的诸多跨境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尝试转向。即便如此,这场风暴也将席卷至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有人视之为毁灭,也有人视之为洗牌。

1、“小额免税”成为历史

生活在美国的YAN,2月5日发现自己三周前从中国网购的包裹终于快到了,不过收到的物流公司邮件通知自己,需要额外支付30%多的税。

“以前这100块美金的东西,根本不会被税的。”YAN不知道要怎么处理。这个包裹里主要是衣服,YAN告诉《豹变》,没想到自己成了最先感受到特朗普关税大棒威力的人。

在社交媒体上,跟YAN遇到同样问题的美区消费者们也在讨论。有人问,还能在TEMU、SHEIN上下单吗?有包裹正在路上的人担心,是不是要为这些衣服、玩具、家居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有些人发现自己购物车里的东西已经涨价了。

“我已经把店关了,不接单了。”

另一边,一部分来自中国的跨境卖家们也同样感受到压力。一位在eBay上做美国市场自发货的跨境卖家告诉《豹变》,自己店铺产品的售价单价在5-10美金,因为单价低,加关税还能勉强承受,但是货代加收20元一件的处理费,直接把利润变成负数。“生意直接就做不了了。”

这背后都是特朗普取消800美金以内小额包裹免税的连锁反应,而在政策刚落地初期的混乱阶段,一些由物流公司代缴的关税,也直接出现在消费者的账单里。

过去一部分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们利用小额免税的政策优惠,走T86清关,不用支付关税成本,清关手续也很简单,速度快、效率高。这也进一步放大了中国卖家价格优势,让物美价廉的made in China产品畅销美区市场。

新的关税政策落地后,这部分卖家们首先面临的是关税成本和物流费用的上涨。

关税并不是在0的基础上加10%,而是根据商品所属类目,正常报关后在相应税率基础上再加10%,服装类最高征税可以到47%。

据中信证券的研报预估,中国发往美国的低价值包裹平均关税税率或将从0%提升到25%-30%区间(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征收的平均税率20%左右,加征10%);结合美国关税征收规则,预估终端售价60%-70%将被海关认定为交易价值,对应关税对终端零售价影响15%-20%。

事实上,卖家需要承担的不止关税,还有上涨的物流费用、合规成本

过去来自国内的小包裹没有清关流程,而现在则要一视同仁。

随之而来的是清关成本的大幅上涨。2月5日,包括云途、顺丰在内的诸多物流商宣布涨价。社交平台上卖家们晒出的信息显示,云途物流、顺丰将就每单货物收取20元的报关手续费,且大部分大型跨境物流商都开始采取预收关税、多退少补的规则,例如云途将进行30%的关税预收,这对于卖家的资金周转也有一定考验。

在Etsy上开店的跨境电商黎明告诉《豹变》,新政之后,关税是根据申报金额来算,自己货品的申报金额是10美金,将被征收35%的关税,也就是需要额外支付3.5美金。同时,自己的物流成本从一单30块,增加到了55块。

2、涨价,绕不开的选择

“今天下午我还要发一批货,这个货单子是年前来的,昨天晚上拿到货。”在这个政策变动的敏感关口,发货显然要承受巨大的不确定。

小凯看到小额免税取消后,赶紧算了手上这一批货物的成本变化,“如果还有一点点利润,甚至只是亏一点点,我都尽量去发掉。如果实在没有利润的,只能去找客户沟通了。”

小凯主要在亚马逊上做FBA,不过目前仍有两成货物走自发,主要是为了测品,“而且有一些比较小的单子,走FBA和自发货没什么区别,甚至自发货更方便。”

目前小凯自发货的成本增加了20%-30%,还有一些特殊类目,成本可能会上升60%。“只能说薄利多销了,甚至有一些已经没利润了。”

在一些跨境卖家采取等待、观望态度时,小凯称,这时候不能停下来,反而要因为这个事情去加速调整。“快速调整,看看自己能不能适应。”

主做厨具、家居品类,小凯一方面开始调整选品思路,优化产品,走精品路线,增加一些个性化服务,预留利润空间。也有卖家建议,聚焦低关税率、高利润率的品类。

另一方面,和大多数跨境卖家一样,提价是绕不过去的路径。因为有一部分货物已经在海外仓,对于小凯来说,执行涨价策略会是一个相对缓慢,以及看竞争对手的动态调整过程。

而黎明决定给自己的货品涨价5%。因为是手工定制,商品所面临的竞争没那么大,而且会有额外的定制费,可以操作的空间更大,提价的影响也更容易消化。

关于涨价,在跨境卖家群体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乐观者认为,大家都涨价,涨价就不再是问题,反而给予了商家实现更高利润的可能性,最终是美区消费者买单。但短期来看,已经习惯了低价的买家很难很快接受突然的涨价,销量的降低将压垮一大批小商家,行业重新洗牌。

而现在黎明更担心的是清关时间的拉长,对物流时效性的影响。“过去我们一般发货后5到7天,客户就能收到货。现在就非常不确定了。”有行业人士表示,未来清关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周以上,遇到海关查验,订单延误,甚至有退运的风险。

美国当地时间2月4日晚间美国邮政服务(USPS)宣布,从2月4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在外界看来,这可能是配合关税新政进行系统调整,不过半日之后,政策再度变化,自2月5日起恢复接收相关包裹。

一位跨境卖家用“过山车”来形容自己看到政策反复,“只有不确定是确定的。”

作为美区的消费者,YAN也很担忧,不知道未来自己网购的成本要增加多少,“可能我下单会更谨慎了,而且退单的操作感觉更麻烦了。”

2月6日下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也表示,美方近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并调整小额免税政策,这无疑将提高美国本土消费者的消费成本,降低购物体验。

3、TEMU们寻找新路径

小凯和黎明都是在2022年入局跨境电商的卖家。

2016年,美国将小额免税的最低额度从200美元提至800美元,这给拥有丰富产能的中国制造带来一波出海机会,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也催生了以TEMU、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发展。

尤其是2022年上线的TEMU,通过全托管模式在美国市场迅猛铺开。全托管模式下,平台方将包括仓储、物流在内的一系列环节揽在自己身上,商家只需要提供产品。叠加小额免税的关税优惠,TEMU用全托管模式放大了价格和供应链效率优势。

2023年超级碗上,TEMU用一段广告,把9.9美元包邮“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带到美区,当天APP下载量激增45%,开启了一段陡峭的增长曲线。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最低限额进口包裹数量超过13亿件,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为1.39亿件。

不过危险信号也在不断释放,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尝试收紧这一政策。2024年9月,拜登政府曾发布公告,缩小小额豁免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实际上,包括TEMU、SHEIN等在内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此前也开始尝试模式重构,在海外建本地仓,扩大本地货盘,拓展半托管模式。

SHEIN已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怀茨敦市和南加州有两座分配中心,方便开展海外市场本地备货,提升配送时效。

与走国际小包相比,重量大的商品提前备货海外仓可以节省部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海外仓更具物流时效优势,能降低履约风险,这也正是过去一年跨境电商平台们推进的方向。

此前亚马逊通过FBA模式,让卖家提前发货到亚马逊的美国仓库,再本土发货,最终迈过了时效和品类这两道门槛。一位亚马逊FBA商家对《豹变》表示,因为自己发的是大货,必须要交税清关,目前还没影响,但因为关税增加,长期终端还是会加价的。

此外,半托管模式在2024年成为跨境电商平台们集体转向的目标,有航空运力饱和,商品品类受限、大件重件产品因运费问题难以入驻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也绕不开小额免税可能马上收紧带来的冲击。

半托管模式下,一些平台将物流、运营等一部分环节放开,给商家自己去做。如果放到当前小额免税取消的语境下,平台不用承担增长的物流成本和履约不确定性。

不过,即便早有准备,但是大船调转方向的角度仍有限,还是撞上了快速来临的风暴,此番关税冲击仍旧在所难免。

花旗分析师的一份报告预测,TEMU的本地仓库计划只占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到2024年底,本地仓库的商品交易总额仅为美国交易额仅贡献20%左右。

对于更灵活的中小跨境卖家们,也可以自行对接第三方商业仓,提前将货物批量运至海外仓,通过本地发货降低单件的履约成本。不过,这其中的运输、仓储、囤货风险,带来更高的经营门槛,如何算平这本账还得在实践中摸索。

黎明告诉《豹变》,自己属于手工定制,需要根据客户的信息来做,实际上很难匹配海外仓,“海外仓更适合普货。”

有一些跨境卖家试图将重点转移到美区以外,也有不少分析认为,中国制造整体的低价优势还在。中信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以TEMU40美元客单价包裹为例,若不考虑成本在产业链传导,关税变动对终端定价带来的定价压力为26%,TEMU与亚马逊同款商品价格差或将从40%缩窄到27%。

只不过,对跨境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主体来说,都要与风暴正面硬碰硬。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系作者 豹变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美国关税新政太突然了,跨境电商卖家们压力山大。

    回复 2月8日 · via iphone
  • 这波关税调整,估计会让跨境电商行业重新洗牌。

    回复 2月8日 · via iphone
  • 小额免税取消,TEMU和SHEIN的低价优势要被削弱了。

    回复 2月7日 · via pc
  • 美国消费者买东西也更贵了,这政策有点双输啊

    回复 2月7日 · via android
  • 中小卖家的日子更难了,物流成本涨得太厉害。

    回复 2月7日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