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模式能否托起华天酒店的一片天?

钛度号
战略转型,方向很重要。

文 | 酒管财经

忙于解决同业竞争而频频托管控股股东相关酒店的华天酒店,依然难挡连续三年迎来亏损的局面。

在诸多酒店类上市公司营利和规模保持正向增长时,华天酒店疲态尽显。其坚守的“自营+托管”模式的酒店经营策略,暂未帮助昔日老牌民族酒店品牌走向复兴。

而在酒店行业追求专业化、细分化,各大酒店集团寻求精益增长的市场背景下,华天酒店却尝试由专业酒店集团向综合类优质大生活服务企业集团转型,试图跳出酒店维度突围。

任何企业进行多元布局的前提在于主业足够强势。至少截至到当下,华天酒店这条升级之路,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一直在解决的同业竞争

因同业竞争进行托管——类似的表述,在华天酒店披露的公告中已经多次出现。

前两天,华天酒店发布公告提到,为更好地解决控股股东湖南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旅游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对涉及的8家酒店实施一体化管理、加快资源的有效整合,公司与湖南旅游集团全资子公司湖南阳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集团”)签署《股权托管协议》。

▊ 华天酒店公告

本次交易不发生任何资产权属的转移,华天酒店仅受托管理7家企业股权及1家企业代管权并收取托管费用。

早在2023年9月,华天酒店也有类似的动作。彼时,华天酒店受托管理阳光集团旗下的湖南阳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80%股权。

频频进行托管的主要原因在于湖南当地进行国资改革,使得华天酒店的控股股东不断发生变更和调整。

《酒管财经》注意到,2021年5月,华天酒店控股股东由华天集团变更为兴湘集团。六个月后,其控股股东便由兴湘集团变更为湖南酒店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而后者后续又连续经历两次改名,最终确定为湖南旅游集团。

直至现在,因为同业竞争带来的托管动作还没有结束,后续可能还会延续。

改革往往带来阵痛。至少到目前,这种变革尚未带来业绩上的显性改变。

华天酒店在春节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4年归母净亏损约1.73亿元至2.08亿元,同比增亏37.76%至65.63%。原因系酒店主业受低效酒店出表,市场竞争加剧客单价下降等因素影响。

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解决同业竞争的举措大多为控股股东剥离相关资产,或者直接注入上市公司等。对于上述8家酒店,华天酒店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很早之前,就有行业人士分析,上市公司未选择直接注入,或与资产状况有关。不过,华天酒店未在相关公告中披露上市酒店的经营情况。

事实上,上述相关资产优质与否,对于采用托管模式的华天酒店来说,并无太大关系。毕竟后者收取的托管费用是一门旱涝保收的生意,尽管这笔收益在整个公司净亏损的面前微乎其微。

托管模式托举华天?

单说华天酒店的酒店业务,“自营+托管”模式是其核心经营策略。而结合该公司资产谋轻的发展战略,后续的托管业务势必会逐渐加码。

但是,仅从数据来看,华天酒店自营酒店数量几乎陷入停滞:2019年为15家,2023年为17家。而其托管酒店数量,则在震荡中下滑:2019年为43家,2023年23家。

对于一家主营高端酒店的酒管集团来说,自营酒店的盈利能力是其他业主选择托管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以2024年上半年财报为例。该公司主要参股的7家公司中,主要业务为住宿和餐饮业的为6家。仅有湖南华天酒管有限公司和株洲华天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盈利,另外四家均处于亏损状态。

▊ 华天酒店2024年半年报

比如,湖南华天大酒店有限公司,营收为3952万元,营业利润为-1193万元,净利润为-1191万元;长春北方华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营收为2105万元,营业利润为-1040万元。

《酒管财经》注意到,华天酒店的财报鲜有对酒店核心经营数据(ADR/OCC/RevPAR)的相关披露。而对于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酒店、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等同类酒店上市公司,上述数据指标几乎都是悉数公开。

《酒管财经》始终认为,放在同一水平线线,对于高端酒店来说,只有自营/直营酒店的经营数据优于委托经营/委托管理的门店,委托经营/委托管理门店经营数据优于特许经营门店,才能更好体现出一家高端酒管集团的自身价值。

而华天酒店来说,自身常年处于亏损的状态,势必会对其“托管”大业产生影响。

从数量上讲,华天酒店的托管门店出现波动。2019年托管门店为43家,到了2024年上半年,其托管酒店数量降至22家。

不过,根据华天酒店提供给《酒管财经》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到2025年1月,正式营业门店升至58家,已签订合同待开业22家。

此前就有投资者和业主跟《酒管财经》提及,如果一家酒管集团的自营、直营门店做的都是一塌糊涂,自己又怎么放心将酒店委托给它们管理。

其实,对于包括华天酒店在内的、尝试谋轻的高端酒店管理公司来说,并不一定非得把鸡蛋都放在“委托管理”身上,特许经营也是重要的发展路径。

《酒管财经》此前曾以投资者身份向华天酒店董秘办咨询特许经营事宜。华天酒店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暂时没有这一想法,原因之一是担心对方经营和管理与华天酒店的牌子不匹配,对华天酒店品牌产生不好的影响。

事实上,全球酒店业中的特许经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而在本土市场,国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区的特许经营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开放品牌已经蔓延至高端品牌。

本土高端酒管集团也有诸多类似的动作。通过管理、运营和技术手段,大概率可以抵消上述消极的影响和担心。

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市场上能供选择的高端酒店品牌越来越多,投资者早已成为合作双方中更为主动的一方。如果一个品牌没有足够的势能打动投资者和准业主们,其势必会被市场逐渐边缘化和淘汰。

回归到华天酒店,其核心影响力更多集中在湖南区域,市场对其定位更多为区域酒管集团。如果不能实现门店点位上的全国化或泛全国化布局,未来前景更具有不确定性。

并且,从大家都在关心的会员体系来看,已经而立之年的华天酒店,累计会员为300余万(截至2024年上半年)。而在同时期,万达酒管会员数量为1500万,德胧酒店集团为2700万,亚朵酒店为7600万。这种差距显而易见。

结合华天酒店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大规模地扩大自营酒店数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其酒店板块只能押宝“托管”。只是,当下的托管模式能够托举华天么?

做专还是做泛的抉择

华天酒店拥有耀眼的历史:湖南省首家五星级酒店,先后荣获湖南省五星级涉外饭店、五星钻石奖酒店、国际金钥匙会员酒店、中国驰名商标等。

但是,华天酒店在多次业务转型中都错失了机遇,使得该公司自2014年至2023年连续10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数。结合2024年的业绩预亏公告,这一记录有望得以延续。

这也导致华天酒店股东质疑公司管理层水平。

华天酒店去年在审议《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时,华天酒店董事向军就投出了反对票,提到 “对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结果不满意。公司营收持续下滑,管理层未提出扭转此趋势的思路和方案。”

其实,华天酒店在这两年一直都在谋求转型。除了酒店业务整体向轻之后,整个上市公司层面寻求酒店主业与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公司也由专业酒店集团向综合类优质大生活服务企业集团转型升级。

如何理解这个战略呢?通俗地讲,就是多元化。

华天酒店的新兴产业,指的是生活服务业板块等。包括洗衣、家政、物业、团餐等,服务对象有酒店、金融机构、各类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医疗机构、航空系统等,为社会各界提供衣物及鞋包洗护、酒店布草洗涤、物业管理、膳食经营管理及上下游配送一体化服务。

《酒管财经》认为,这种经营战略转型可以形成逻辑闭环。华天酒店以酒店起家,在洗衣、物业管理以及餐饮上积累了很多经验。把原本经营一家酒店的各个细分业务都单拎出做大做强,可以从市场上分来一些蛋糕。

只是,在具体实践中,该战略落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以团餐业务为例。如果华天酒店面向酒店之外的服务对象提供团餐服务,它的竞争对手将是行业内专业团餐企业,如中快、麦金地、千喜鹤等。坦言之,华天酒店想在团餐领域与这些巨头掰手腕,可能还得再储备一些时间和经验。

并且,企业在执行多元化战略的前提是主业足够强势和专业,能够为周边相关业务赋能和加分。

当下,华天酒店的酒店业务并未展现出足够的高成长性和深护城河。此时选择多元化经营,或许会分散其对主业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

当岁月的时针拨到了2025年,华天酒店也将迎来37岁生日。从全球企业平均寿命来看,这早已不是“中年阶段”。期待华天酒店能够刀刃向内,再迎新生。

本文系作者 酒管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