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汪小菲被封禁:一场人血馒头的饕餮盛宴|马上评

汪小菲和他的母亲张兰,将丧亲之痛熬制成麻六记酸辣粉的汤底,用撕裂自己和挑战道德底线的姿态在舆论的镁光灯下疯狂表演,母子联手将死亡证书印刷成流量支票,当死亡都能被异化为生产资料时,悲剧就成了直播间的榜一大哥。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被消费的起点。

徐熙媛(大S)女士,这位曾经的荧幕女神,因流感并发肺炎骤然离世,她的离世本应有一场静谧而庄重的哀悼仪式,却在互联网的汹涌浪潮中被无情异化。

作为娱乐圈的知名人物,大S的家庭生活本就备受瞩目,而她与汪小菲的婚变更是早已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她的离世仿佛成为了一个“导火索”,将过往的种种矛盾与纠葛重新点燃,舆论瞬间被激起,从对逝者的哀悼迅速转向对家庭关系的猜测与臆想,以及一场关于家庭、情感与利益的公共议题狂欢。

而张兰与汪小菲,作为事件中的重要当事方,迅速编制出了流量剧本,亲自下场表演。

私人悲剧的异化:从哀悼到消费的荒诞变形

“汪小菲包机接大S骨灰”“大S遗嘱曝光”等谣言野草般疯长,迅速占据了舆论场的主导地位。这些谣言的传播者仿佛是躲在暗处的“幽灵”,他们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编织着谎言,将这场悲剧变成了一场“消费逝者”的闹剧,而这场私人悲剧也在舆论狂欢中异化为饕餮盛宴。

这种行为无疑是可耻的,它不仅违背了基本的人性与道德,更是对逝者及其家属极不尊重。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如今,一个人的离世悲剧却被一些人以一种极其荒诞的方式进行“消费”。

张兰与汪小菲在这场风波中扮演的角色令人唏嘘,母子联手将死亡证书印刷成流量支票。

张兰在大S去世后迅速复播带货,利用事件热度进行“投机取巧”的营销,她的直播间迅速成为了一个“舆论漩涡”,无数网友将愤怒的矛头指向她,她宣称"为逝者祈福"的直播带货,本质上是用骨灰调制咖啡的荒诞行为艺术。

前婆婆竟匪夷所思地在儿媳坟墓前架设起了广告牌。

汪小菲的社交媒体言行同样饱受争议,他在怀念大S的同时,又怒斥张兰,在社交媒体上表演"深情独角戏",每个泪滴都精准落入打赏的瓷碗。"深情面具"在舆论放大镜下显影为斑驳的伪善,他在社交媒体上种植的"忏悔玫瑰",根部缠绕着前妻的遗嘱文件。

这种人格分裂式的表演,在私欲与道德的撕扯中,将灵魂切片分装进不同人设的罐头。

汪小菲和他的母亲张兰,将丧亲之痛熬制成麻六记酸辣粉的汤底,用撕裂自己和挑战道德的姿态在舆论的镁光灯下疯狂表演。

当死亡都能被异化为生产资料时,悲剧就成了直播间的榜一大哥。

平台治理的边界

“言论自由”与“平台监管”之间的边界在哪里?

平台的治理并非易事。

在“言论自由”与“平台监管”之间,平台如同走钢丝的演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舆论反弹。

抖音以“恶意炒作”“屡次违规”为由,对“张兰·俏生活”“张兰之箖玥甄选”“汪小菲”等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进而斩断那些试图利用逝者谋取商业利益的“黑手”,它向那些试图在热点事件中浑水摸鱼的人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任何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微博的处置方式相对较为谨慎,虽然微博未认定张兰直接违规,但暂停了其直播功能,并清理了上千条谣言内容,这和其过往的操作手法类似,这也是微博在敏感时期对舆论管理的谨慎态度,试图在维护平台秩序与保障用户言论自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实,平衡并不容易实现。

抖音对“夏小健”账号从暂时禁言到永久封禁的决策过程,便反映了热点事件中信息核实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封禁措施能否根治流量至上的恶性竞争?

封禁措施虽能暂时平息舆论风波,但能否根治流量至上的恶性竞争,仍需时间与实践的检验。毕竟,舆情退潮之时,“封禁”往往成为权宜之计,而非推动舆论以及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

平台治理应当超越"消防员式"的应急响应。

人血馒头的饕餮盛宴

张兰的“企业家”人设在这场风波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她以“创业艰辛”“家庭责任”为直播核心叙事,试图塑造一个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女性形象。

然而,她在敏感时期带货的行为却瞬间打破了公众对她的美好印象。

她被批“消费逝者”,她的行为暴露了公众人物商业行为与道德期待之间的巨大割裂。

公众对公众人物的期待是他们能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然而,张兰的行为却让公众对她的信任瞬间崩塌。

她与汪小菲的母子互动,如推荐“包机”谣言视频,更是被质疑为家族利益共同体对舆论的操控。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其危险的,它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利益,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极大挑战。

汪小菲的“深情”与“矛盾”标签则更加令人困惑。从离婚后的舆论战到如今的“包机”争议,他的公众形象在“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反复摇摆。

汪小菲在情感的舞台上扮演着多重角色,却始终无法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

家族恩怨与流量经济的畸形共生

汪小菲与大S的婚变早已成为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两人离婚后的财产纠纷、子女抚养权争议,以及张兰在直播中频繁提及大S家庭隐私,早已为此次事件埋下了伏笔。

具俊晔的声明中暗指汪小菲“装凄凉”,这一指责瞬间激化了双方的对立。家族矛盾被舆论放大后,变得愈发不可控。在流量经济的推动下,家族矛盾被无限放大,成为了吸引眼球的“卖点”。

而张兰是熟稔“争议营销”策略的。

从早年与王思聪的骂战,到借热点事件推广麻六记品牌,张兰深谙“黑红也是红”的流量逻辑。

在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她似乎忘记了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她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为她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与利益,却对她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重建网络舆论的底线共识

大S的离世本应是一场体面的告别,却因利益与流量的纠葛演变为闹剧。当流量经济与人性底线碰撞时,事件当事方能否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保留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公众人物应明确“言论自由”不等于“无底线炒作”,尤其在涉及逝者与家庭隐私时,他们应成为情感伦理的守护者,而非破坏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应以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为前提,以传递正能量为己任。平台治理也应不断升级,建立更透明的违规判定机制。

同时,加强跨平台协作,遏制谣言跨平台传播,是平台应承担的责任,当网络中的信息被黑暗所缠绕时,平台应成为守护网络生态的“灯塔”。

公众理性参与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网民需警惕被情绪裹挟,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也应减少对家族隐私的过度挖掘,回归对逝者的基本尊重。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不该忘记了人性的温度。

让逝者安息,让舆论回归理性

当流量经济与人性底线碰撞,我们能否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保留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大S的离世本应是一场体面的告别,成为照见生命脆弱的明镜,却在利益与流量纠葛的哈哈镜中扭曲成荒诞景观。

唯有平台、公众人物与网民共同构建底线共识,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当我们围观这场"赛博悼念"时,或许唯有对生命的敬畏,能让我们在流量秃鹫的环伺下,守住最后的人性绿洲。毕竟,现代舆论场需要的不是掘墓人,而是能擦拭人性墓碑的守夜人。

账号被封禁后,有记者从张兰处获得回应。张兰表示,“不认同,不接受。”她表示,我们后面是员工和企业,此次处罚的杀伤力和我们争夺抚养权都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此时,员工和孩子又被端上了流量消费的餐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马金男)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站出来谴责,抵制张兰,汪小菲这对蛇蝎母子。

    回复 2月9日 · via android
  • 扯大了扯到腿了

    回复 2月10日 · via android
  • 真相是啥还未知呢,说不定有反转

    回复 2月9日 · via android
  • 大S离世被消费,这种行为确实让人寒心

    回复 2月9日 · via pc
  • 不能让这种行为继续。

    回复 2月9日 · via h5
  • 希望大家都理性些,别被流量裹挟

    回复 2月9日 · via h5
  • 现在流量经济太畸形了,张兰母子的行为太不道德

    回复 2月9日 · via pc
  • 戏子无情无义,不值得同情

    回复 2月9日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