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对AI和DeepSeek的24个看法

“3天工作制,可能真的会很快实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DeepSeek的评价和看法

1、我肯定会投啊!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是非常有意义。而且今天已经非常清晰了,就是这样一个类似安卓的开源生态,已经起来了。他势头这么猛的话,别人再追已经很难追了!

2、价格已经不太重要了,关键是参与在这里面。真的见证人类AGI产生,见证人类AI意识产生,这些东西都很有意义。

3、他也不是典型的创业者,他自己在幻方就非常有资金实力了,而且本身有很多卡。不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但确实——因为他本身的财力,允许他去追求一些理想,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新一代的创业者。

4、至少在DeepSeek上,我看到了AGI实现的路径,而且确实感觉到,至少是有一部分AI意识产生的可能性了。

5、目前在国内大模型这个赛道上,已经相对比较明朗化了吧?他们作为创业公司里可能独一份的,从用户数啊,包括产品技能、产品路线上已经遥遥领先了。

6、如果我花10倍成本最多提升10%、20%,还不如用免费开源模型。开源模型在很多场景已经足够好了。而且在很多场景,甚至在半年到1年以后,真的都会远超人类了,对吧?

今天你看DeepSeek写文章超过99%的人。那么编程、物理、化学,甚至医学领域,可能在6到12个月之内都能看到,它可能超过绝大多数人类——这个是已经可以看得见的了。

今天奖励模型还是需要在有清晰规则的领域,这条路是通的;在更多没有清晰奖励规则的领域,需要高质量数据来引导AI怎么做Reinforce Learning(强化学习),要有一些研究,但可能也是可行的。目前从它文字反映的质量看,至少是可能的。

7、最终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怎么商业化?因为他们开源很彻底,后面怎么商业化确实是个(问题)。而且这个东西太新了,没有人考虑过或见过这样一种产品形态,怎么商业化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AI行业的看法

8、数据飞轮有,但数据飞轮价值不大。这也是我这两年最大一个教训,就是:以前我觉得这波AI最大壁垒在数据飞轮上,但现在看来包括DeepSeek、OpenAI,数据飞轮价值不大。因为大部分用户数据都是重复的,是低信息含量的,没有意义的,所以数据飞轮价值并不大。真正有数据飞轮价值的是那些高质量数据,那些数据是需要各个行业专业人士去打标签、去发现的。

9、对于整个闭源模型还有没有存在价值、存在意义,都是很严峻的灵魂拷问。

10、我现在就感觉在国内你训练闭源模型真的毫无意义了。甚至OpenAI都看不到比DeepSeek好几倍的差别。你即使比DeepSeek好10%、20%,没有意义啊。没人会用你的闭源模型了。

可能除了个别大厂。大厂为了自己的壁垒或专用场景,可能坚持在闭源模型往前走一走。

对算力和算法要求没有那么高,核心是高质量数据。DeepSeek证明了,它为什么表现比其他模型都要好?很多时候就是初始的训练数据质量比较高。以后模型可能就像厨师一样,我用什么语料来训练,我的参数权重是多少,做出来的菜肯定不一样——有些可能是四川菜,有些可能是粤菜。所以你到底用什么语料进行训练,参数权重是怎么样的。

以后高质量训练数据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那些规则不那么清晰的领域,先要引导AI怎么来做加强学习?你这些初始语料真的需要博士级别、各个领域专家级别的人来打标签。

11、都需要思考,还需不需要往前再训练自己的闭源模型?还是就在DeepSeek上面,为整个生态添砖加瓦?或者就彻底转向应用?——像开复老师(零一万物创始人)一样彻底转向应用。

或者是,基于开源模型在某些垂直领域看看能不能深耕?比如百川,一直想做医疗,能不能在开源模型上面做医疗的垂直领域,把它做得更好一点?

这只是瞎聊,但确实每个人都面临非常重要的决策。这个决定越早越好,越往后越被动。

12、多模态视觉模型没有那么难。只要你有足够好的数据,也不需要很多卡,也就一两千张卡,就能训练出一个视觉模型,而且相当好,比Sora今天还是领先的

13、比如医学领域,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国外的人用OpenAI Deep Research写两篇论文,这个论文质量非常好,这就非常厉害。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milestone。未来几年可能看到很多垂直领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AI只能做20-30%到50-60%到70-80%甚至90%以上!这样一个过程!不一定能够全部取代人,但至少能做到80-90%工作量,可以极大解放人类的能力!

14、很多垂直领域里面,都会有出现这样AI的服务公司——我用AI enable service(用AI驱动服务),就可以认为是AI Agen

15、这一波AI影响力真的会非常大,以后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包括工作形态,都会有很大一个变化。这确实今天还很难看得很透彻——但我觉得,3天工作制,可能真的会很快实现。确实变化太快了。只能走一步再看一步。

16、以后绝大多数工作可能都是AI完成了——今天即使打数据标签,都需要博士级别的人——那真的,绝大多数人以后做什么事情?确实是一个需要持续观察的事情。不过,人类可以真的获得极大的解放,这是目前已经能够看得到的。

对于创业与投资的看法

17、今天我最多只敢讲10亿美金,最多百亿美金,创业公司可能有机会。千亿美金的机会,创业公司我今天还是不敢想的——没有看到像O2O那样至少有一半是大厂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这样的机会,今天还看不到。

18、我选择两个赛道:一个是消费,消费就是保持现实主义的;另外,我们在AI上也在不断尝试,这就是希望能够再往前进取一点的。今天的选择不会all in去搏一个什么事情。我们作为投资人来说还是要有两条腿走路的一个想法。

19、现在底层模型已经足够强大了,就真正抓住用户需求,而且全球化都有机会!现在全世界真的就只有中美有AI能力,出海都是Low-Hanging Fruits(低垂的果实)。国内团队出海真的太容易了。所以我觉得紧抓用户需求!放眼全球!放眼全球!——都有机会。

20、现在中国和美国都在讲“AI as a Service”,即用 AI 来交付最终服务。或者“Service as a Software”,卖服务而不是卖软件。其实在美国市场,这也是“被迫的”:因为这一波 AI 中,绝大部分场景还做不到 100% 的 AI,需要一部分人工服务,才能达到商业化交付的质量;国内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中国市场,本来就是只卖软件产品很难卖出价格,而卖最终的交付服务反而能够卖出价格来,而且这样用户也比较容易看出价值。比如,客户本来从其他地方采购服务可能需要 100 元,现在只要 70 元。从软件企业看,今天可能是 50% 使用 AI 做,再过一年可能是 80% 使用 AI 做,虽然比传统服务便宜 30%,但仍然还是有软件毛利的,这也是今天中国软件的唯一出路。

19、我们的投资偏好和硅谷的投资偏好可能不太一样。硅谷还是偏好高大上的项目、有宏伟目标的项目,我们更偏重于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项目,尤其是在销售端、营销端。因为中国创业者对销售、对营销的经验要比美国创业者丰富得多,有很多在社交媒体领域的销售营销技巧,怎么用AI赋能这样的销售营销软件,或者直接交付这样的服务,我觉得对中国创业者都是有很多机会的。另外就是智能硬件的创业者也特别多,我看到很多智能消费硬件的创业者都是有中国背景的。

21、这和前几次技术革命是一样的,肯定是企业端先采用新技术,因为只要能降本增效,企业都会迅速买单。所以在B端,我觉得AI应用落地肯定是更早的。

在C端,总体感觉是消费硬件可能比消费APP更早起来。Meta推出的智能太阳镜已经卖出60万副,可能跟Meta部分补贴有关系,但这个产品的定义确实非常好,我这两天一直在用,跑步时听音乐或打电话都比戴耳机要舒服,还可以连接Meta大模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语音提问。最近我们也在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电子宠物项目,是中国创业者做的,接了GPT4o,已经卖出几万台了。我买了一台寄到家里,很想看这个AI赋能的电子宠物怎么和我的真宠物狗互动。
但真正的C端落地,我感觉还是要等AI PC或AI手机推出后,比如下半年新iPhone会不会加M4芯片,能不能跑一个单侧的小模型。

22、核心是不再需要人类干预,本来是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现在直接做RL(强化学习)了,所以成本可以做得很低。它这种创新细节很多,很多方面加在一起,造成了今天成本这么低。

但最重要的就是不需要人工干预。人工干预就很难scale,很难迅速扩大。如果要靠机器,你只要给它一些初始的高质量数据,引导它在一个领域怎么思考,它就能自己往前走,这个scale起来相对容易很多。虽然你初始数据也很重要,也非常难,但至少比以前要容易很多——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

23、OpenAI发布的Deep Research,它想做成个人助手,帮你制定休假计划、旅行计划。但那个,说实话用户体验要做好很难。Deep Research我还没体验,我可以再试试看。那个需求很难做,而且真的需求要一个AI帮你做?我是不太相信的。我宁愿看别人的介绍或种草。

但对信息获取来说,以前为什么我觉得AGI很难,或者没有打动用户需求?是我需要非常精确的prompt,然后它回复你一段话,而且不是很长的一段话。这个用户体验上很难。

但今天我只要输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它就给你回复一长串,甚至你可以再继续追问,它会根据你历史问题去猜意图,那用户体验就很好了——已经足够满足我获取信息的需求了。

24、这个生态我觉得已经看清了:一旦一个开源生态这么快速度建立,壁垒还是非常高的!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郭虹妘 ,编辑|陶天宇)

参考:《朱啸虎现实主义故事1周年连载:“DeepSeek快让我相信AGI了”》《郑靖伟、朱啸虎、洪婧在中国SaaS大会精彩对话:中国 SaaS 规模化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朱啸虎看好DeepSeek,认为其引领开源生态,却也面临商业化难题。

    回复 2月18日 · via h5
  • 朱啸虎预测AI改变工作形态,三天工作制虽大胆,但也值得思考。

    回复 2月18日 · via h5
  • 他对闭源模型的质疑有理,AI行业应重视高质量数据和开源发展。

    回复 2月18日 · via android
  • 其投资观点务实,关注消费和AI赛道,契合当下创业投资趋势。

    回复 2月18日 · via h5
  • 朱啸虎强调AI减少人工干预很关键,这为行业发展点明了方向

    回复 2月18日 · via iphone
  • 朱啸虎这种势利小人也配投deepseek这种理想主义的公司吗

    回复 2月18日 · via iphone
  • 排版有点乱,19和20后面又出现个19。总体是好文!

    回复 2月17日 · via pc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