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华第一天,华为、比亚迪可以“笑了”

钛度号
智驾“百团大战”,全面开打!

 文 | 智行驾道

2月25日,特斯拉开始分批向支付6.4万元购买了FSD套件的中国用户推送新版本,正式上线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此次更新也被视为FSD正式入华的第一步。

但在车主们马不停蹄地实测一天后,FSD似乎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强大。特斯拉这条“鲶鱼”,好像并未搅起多大的风浪。

FSD实际表现欠佳

安全,永远是驾驶的第一位。因此,智驾其实是一个比谁缺点更少,而非谁的优点更突出的功能。

智行驾道(ID:carviews)统计了目前特斯拉FSD的首日表现,总的来说,优势不明显,但欠优化之处非常多。

据多位车主在社交媒体分享的视频显示,当遇到车流量较大、道路标识不太清晰的路段,FSD 的自动变道动作迟缓,原本宣传中号称 “比人类司机更果断” 的变道操作难以实现,在判断前后车距、寻找变道时机时,显得犹豫不决,有时甚至错过最佳变道时机,需要车主手动接管操作 。

红绿灯识别方面同样问题不少。有车主在实际驾驶中发现,FSD 在一些路口识别红绿灯的准确率不高,不仅反应速度慢,甚至还出现误判情况。

例如。在某些路口,信号灯已变为红灯,FSD却没有及时作出刹车反应,甚至直接闯红灯通过;还有在有红灯禁止右转标识(NO TURN ON RED)的路口,FSD疑似无视标识,差点违规右转,好在车主及时手动干预才避免危险。这暴露出其对中国复杂交通标识的识别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

此外,面对电动车逆行、三轮车穿插等国内特色道路场景,FSD虽能“自信”决策,却常出现压线并线、提前2公里进入右转道等违反国内驾驶习惯的操作。

当然,目前FSD并非毫无优点,大部分测试者都表示,目前FSD的决策动作非常丝滑,堪比“老司机”。简单来说,就是当车辆决定采取转向、变道等决策时,决策时间非常短,并且过程流畅,毫不拖泥带水。

FSD的全称为“Full Self-Driv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完全自动驾驶能力”。但显然,特斯拉也清楚它尚不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在特斯拉中国官网,FSD的全称被改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明确其为“辅助驾驶”。

不得不说,就实测来看,特斯拉紧急改名可谓相当及时。

为什么FSD会有如此表现?

从技术原理看,特斯拉FSD采用纯视觉端到端技术,通过摄像头收集图像数据,再由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处理以作出驾驶决策。虽然这种技术路线成本相对较低,且在理论上更接近人类驾驶的视觉感知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面对中国复杂多样的道路场景,如不同地区的道路标识差异、天气变化(雨、雪、雾等)对摄像头视觉的影响,纯视觉方案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

对比国内一些采用激光雷达 + 视觉融合方案的智能驾驶系统,特斯拉 FSD 在感知维度上相对单一,缺乏激光雷达提供的高精度距离信息,在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不足。

但问题可能不只在于一颗激光雷达,毕竟,美国当地已经更新到V13版本的FSD已经广受好评。其表现不佳,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美两国法律而引发的。

今年2月初,在特斯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FSD入华的两大挑战在于:一边是在华训练数据无法出境,另一边美国又不允许FSD在华训练。

而中美两国的道路环境又天差地别,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洞察》,中国道路场景复杂度是美国平均水平的3倍。

因此,在严重缺乏国内行车训练数据的情况下,特斯拉FSD表现不佳也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特斯拉也没坐以待毙。

2月26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相关评测时称,特斯拉使用了互联网上公开可用的中国道路和交通标志视频,在模拟环境中对FSD进行了训练。

事实上,特斯拉官方客服也表示,国内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目前仅L2级别,尚不能实现美国FSD的完全无人驾驶功能。

FSD还是“鲶鱼”吗?

如今,智能驾驶已成为国内车企竞争的核心,几乎所有新能源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智驾方案,或者与第三方合作,一场智驾“百团大战”已拉开帷幕。

2017年,特斯拉正式落地上海时,被认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意引进的一条“鲶鱼”——用市场竞争的方式,帮助行业出清,淘汰了许多骗补,或实力欠缺的汽车品牌,加速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如今,FSD入华,不少人同样将其视作智驾领域的“鲶鱼”——国内智驾水平究竟如何,一比便知。

如果就智驾能力来说,FSD目前的实际表现恐怕还很难冲击到华为、小鹏等国内智驾第一梯队的品牌。

但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其在全球积累的大量数据和先进算法,可能在未来实现技术突破。并且,就FSD入华这一事件来说,最新最强的FSD版本一定会到来,届时可能才是这条“鲶鱼”真正发威的时候。

当然,国内汽车品牌也已不再是2017年特斯拉初登上海时的那般孱弱。根据J.D. Power最新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自动驾驶系统的信任度已从2023年的51%上升至68%,首次超越特斯拉。

而在市场策略方面,中国车企也比特斯拉更加灵活。特斯拉FSD一次性买断需要6.4万元,而华为ADS月费仅199元,比亚迪和小鹏甚至在部分车型上免费搭载智驾系统,这对于注重性价比的国内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在FSD入华当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表示,高阶智驾如果想要在全球市场推广落地,就必须做到“基础硬件标配、软件免费、高频OTA成长”。

因此,即便特斯拉有着技术和数据优势,也不代表其一定能赢下市场——如今车企间已是全方位竞争,技术、产品、市场策略等等都能极大影响一款车型的市场表现。

而这也是为什么FSD实际表现欠佳,但特斯拉依然要加快FSD入华脚步的原因所在。毕竟,当五年免息都难以再提升销量时,特斯拉手上能打的牌已经所剩无几。

当年进入中国时,特斯拉是搅动市场的“鲶鱼”,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FSD恐怕只是被搅的其中一条“鱼”。

本文系作者 智行驾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FSD这新版本上线,表现咋这么拉胯,红绿灯都识别不准,让人失望!

    回复 2月27日 · via iphone
  • 特斯拉得赶紧解决训练数据问题,不然很难打开市场。

    回复 2月27日 · via iphone
  • 智能驾驶竞争这么激烈,FSD后续能有啥大招,拭目以待。

    回复 2月27日 · via iphone
  • 中国消费者更信本土品牌智驾,特斯拉得好好想想办法了。

    回复 2月27日 · via pc
  • 华为ADS月费低,比亚迪、小鹏部分车型免费,特斯拉咋竞争?

    回复 2月27日 · via h5
  • 中国车企在智驾方面都很拼,FSD想突出重围,难度不小啊!

    回复 2月27日 · via h5
  • 决策动作丝滑有啥用,关键操作不行,还是让人不放心。

    回复 2月26日 · via android
  • 变道迟缓,这在车流量大的路上,不得被疯狂加塞,太影响体验了。

    回复 2月26日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