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DeepSeek鼓掌的手,不需要去打脸申公豹

钛度号
成见是一座大山。

文 | 独角兽观察

进入新年,中国AI大模型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DeepSeek的异军突起,以开源战略在AI战场掀起惊涛骇浪,不仅打破了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也在舆论场掀起了一股拉踩的风浪。

不管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同为初创企业的AI小龙们,DeepSeek的横空出世,除了带来市场冲击和融资压力,还有舆论的“嘲讽”技能。

当我们热衷讨论“谁是下一个OpenAI”时,一个更为重要的命题逐渐浮现: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我们是否应该用“成见”割裂不同企业的探索,还是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共同构建中国AI的集体竞争力?  

现象级的DeepSeek

早在2023年初,业内就有消息称,快手正着手正式入局信贷领域,到了2023年末,快手进一步落实金融野心,陆续招兵买马,其中涉及风控合规、供应链金融等方向的岗位。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堪称中国AI发展史上的“现象级事件”。

凭借其DeepSeek-V3模型,以557.6万美元的低成本实现媲美GPT-4o的性能,以及开源策略带来的技术平权效应,DeepSeek迅速成为全球开发者生态的核心。

其R1模型在发布后登顶苹果App Store全球下载榜,甚至引发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17%的行业震动。这种“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组合拳,不仅让DeepSeek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更在商业生态上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然而,DeepSeek的突围并非孤立事件。其成功背后,是整个AI行业对“高算力迷信”的集体反思。

李国杰院士指出,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和架构创新(如混合专家模型MoE、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和显存占用,这打破了“算力即霸权”的行业潜规则。这种技术路径的革新,让许多曾依赖“堆算力”策略的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尤其是以“六小龙”为代表的AI初创公司。  

根据各方信息,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等企业因技术迭代滞后、开始出现核心团队离职和业务转型的状况。

即便是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也不得不将原计划投入自研大模型的百亿预算转向DeepSeek生态适配。现如今,接入DeepSeek已经成为大厂大模型的标配。

成见是一座大山

DeepSeek有理由获得最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其不输于OpenAI的性能,让这场关乎未来科技主动权的竞争中,让我们终于掰回了一局。

但伴随DeepSeek爆火的同时,其他也在努力探索的国产AI大模型或被嘲讽,或被diss。

最典型代表当属百度,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大模型研发的科技巨头,百度曾凭借文心一言率先抢占市场,但DeepSeek的崛起却让其陷入“技术领先者”与“市场滞后者”的矛盾叙事中。

李彦宏在2023年率先发布国内首个大模型文心一言时,应该也不会想到两年后会陷入“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舆论漩涡。

包括李彦宏之前说过的“不要卷模型,要卷应用”的话也被反复翻出来,认为是被DeepSeek打脸了,即使OpenAI创始人也说过“大模型领域难以再出现类似GPT-4的突破性产品”这样同类的话。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就像《哪吒2 》中申公豹的遭遇,当陈塘关被屠城时,所有人都认为是申公豹所为,因为他之前的“反派形象”,让观众和角色们都对他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人们习惯于基于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形成的固定、片面的认知,这样带来地对申公豹们评价是不公平、不全面的。

在全球AI产品付费用户规模当中,百度文库排在世界前列。包括这两天爆火的Manus,这个全流程操作AI智能体被认为是中国又一巅峰性应用。

这时,鲜有人会提起在去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有预见提出:“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即将迎来爆发点。”

事实上,不管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还是AI六小龙,以及更多的默默无闻的中国科技人,他们在AI大模型道路上,都在无人区努力探索过,我们可以把掌声给DeepSeek这样的破局者,也要给其他的追梦人最基本的尊敬。

中国AI的集体突围之路 

DeepSeek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技术评价标准的分歧。当公众和媒体热衷于“点赞”或“拉踩”时,我们更应警惕这种二元对立思维对行业生态的破坏。

正如李国杰院士所言:“DeepSeek的成功不在于团队有多聪明,而在于找到了另一条路径。”这种路径的多样性,正是中国AI产业的核心优势。  

从杭州“六小龙”的传播案例可见,创新技术的破圈需要“政策-资本-媒体”的协同支持。宇树科技的机器狗登上春晚、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引发全球关注,这些案例证明:技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实验室数据中,更在于其能否与大众需求产生共鸣。而DeepSeek的开源策略,正是将技术从“象牙塔”推向大众的关键桥梁。  

更深层来看,AI竞争的本质不是“胜者为王”的零和博弈,而是生态系统的竞争。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后17天登顶下载榜,阿里通义千问嵌入电商场景,这些案例表明:大模型的价值在于与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当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场景竞赛”,每个企业的探索都将成为AI生态的“砖石”。  

DeepSeek的崛起,既是中国AI技术创新的里程碑,也是行业生态重构的警示。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成见”驱动的站队,而是超越个体得失的集体智慧。唯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技术路径的多样性,支持不同企业的探索与试错,才能让中国AI在“无人区”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AI,这场关乎国运的竞赛中,终局或许会像航天领域的“星链计划”——不是依靠单个超级卫星,而是通过数千颗功能各异的卫星组成协同网络的方式。

当DeepSeek在通用智能赛道高歌猛进时,宇树科技的机器人正登陆新加坡电网巡检,云深处科技的绝影X30成为工业场景标配,这些在各个领域的突破,最终构成中国AI的“星座生态”。

本文系作者 独角兽观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