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全栈自研,零跑能否打破“低端出海”宿命?

零跑B10全球出击,也是中国品牌从性价比到智能平权的一次突围。

来源:零跑汽车

来源:零跑汽车

当新势力们在30万级战场鏖战正酣时,零跑汽车祭出了一记"农村包围城市"的绝杀。

3月10日,零跑汽车再次抛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零跑B10带着10.98万元的起售价杀入15万级腹地,高举着智能平权的旗帜,并同步发布了号称零跑十年技术沉淀的LEAP3.5技术架构。

于是有人感慨,在新能源车越发卷到飞起的当下,零跑倒像是“卷得很开心”,背后究竟是底气十足,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

盈利转正,弹药充足

谈到当下零跑的扩张举动,就不得不提它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就在零跑B10问世的当天,零跑公布了2024年财报。据官方披露,零跑汽车全年营收321.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84.7亿元,自由现金流63.2亿元,这三项指标本身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四季度毛利率达到13.3%,单车利润逼近传统车企。在内卷激烈的新势力圈子里,零跑竟然提前一年实现了单季度净利润转正——也就是说,零跑成为继特斯拉、理想之后,第3家在季度层面跑出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这种“从0到1”的利润突破,是市场对于其技术和产品线的验证,对比其他造车新势力,零跑没有第一梯队的智驾水平、没有高品牌溢价、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炫技,作为一家务实的品牌,它的策略更像是用极致的性价比和自研所带来的体系能力,深耕自己所聚焦的细分市场。

在产品方面,零跑C系列车型展现了月销破3万的恐怖统治力——C16连续霸榜6座SUV销冠,C10挤进SUV销量前十。2024年零跑整个品牌全年交付量达到293724台,全球排名甚至冲到了新能源品牌第11位,可以说零跑的每一款车都是走量的产品。

随着销量的稳步提升,零跑在品牌认知上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也为后续投入研发资源、丰富产品矩阵、自建服务网络奠定了更雄厚的弹药,零跑B10也是其最新的阶段性成果。

零跑B10 剑指何方?

去年巴黎车展期间,零跑B10迎来全球首秀,一个中国品牌在海外发新车的信号很明显,这就意味着它将是一款全球车型,也是零跑国际化叙事的注脚,那么B10这款新车究竟能掀起多大“风浪”?

B10定位于“全球智趣长续航SUV”。市场区间看似锁定在紧凑级纯电SUV里竞争最激烈的10-15万元价段,却在配置上狠狠卷了一把:激光雷达、旗舰芯片、高阶智驾等等,这些原本要到中高端甚至豪华车才能见到的配置,如今零跑硬是“拉下神坛”,让15万左右的预算就能尝鲜。

从官方公布的预售价10.98万~13.98万元来看,B10算是把高阶智能驾驶、全球化调校和大空间高续航三大要素融到同一台SUV上。这样的市场定位很显然想打穿走量区间,也符合零跑“好而不贵”的产品策略:用自研自造的效率优势,把原本高端车型才有的配置普及到底。

就颜值而言,B10承袭了零跑家族化的基因,不过在大量细节上明显更为年轻大胆,包括飞翼星芒前大灯、尾迹云腰线、可选的星夜蓝和曦露紫等个性车漆,都带着一股全球化的摩登味儿。据悉,在设计层面还联合了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和Jeep等团队设计师做过评审。

内饰部分同样有惊喜。除了常规的科技双联屏、全景天幕和电动遮阳帘之外,最别具一格的设计莫过于DIY百变副驾空间——它类似“洞洞板”理念,可以让用户根据个人需求拓展成小桌板、支架、甚至简单的办公或娱乐空间,比较贴合年轻消费群体对汽车第二生活空间的新需求。

B10的最大噱头之一,就是在15万价区就塞进激光雷达与高通8650智能驾驶芯片。过去,一提到激光雷达,往往意味着车辆起售价就要飙升到二三十万甚至更高。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向钛媒体App透露,“到现在为止的订单里,有70%以上都是智驾带激光雷达的”。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

在智驾方面,朱江明坦言,零跑前期的策略是跟随策略,去年开始进入大规模投入阶段,契机是在于,“我们认为现在的技术路线已经基本明确,这时候适合大规模投入,到去年年底,零跑的智驾团队光是算法的部分就超过了500人,已形成闭环管理平台,支撑未来端到端的智驾。从动态的BEV到静态的BEV再到端到端,零跑用八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前期工作”,朱江明表示。

按照零跑的规划,接下来B10交付的时候,激光雷达智驾版会具备点对点的通勤能力,到今年第三季度升级到城市NOA,然后明年升级到从车位到车位的智驾能力,零跑正在加快追赶第一梯队。

从用户端的角度看,零跑B10在同级别竞品中所提供的智驾、智能等方面都做到了较高水准,还能维持一个相当实惠的价格,谈及销量目标,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C系列已经实现了4万台/月,B系列的目标就是超过C系列。”

LEAP 3.5架构,“技术流”才能上牌桌

B10作为零跑最新的车型,之所以敢喊“全民高阶智驾”的口号,核心在于它所搭载的LEAP3.5技术架构,因为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本质就是“谁能玩转电子电气架构”。

LEAP3.5技术架构与上一代LEAP3.0相比,在集成度、智能化和成本控制上都带来了提升,零跑自研的“四叶草”中央域控方案,将原本分散的动力、座舱、智驾和车身域深度整合成到了一起,智驾驶采用的高通8650芯片,智舱采用的8295芯片,这样的配置在15万级车型上的确很少见。

而全域自研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它可以避免“拼积木”造成的高成本和技术短板,尽量去掌握核心环节的主导权,因此才能快速跟进最新一代激光雷达等硬件,并以最短的时间上线到B10。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向钛媒体App表示,“通过统一架构、规模化来降低成本,零跑自研自造的零部件成本控制非常好,让我们敢于把一些创新的想法落到智能智造的平台上,不管是高通8650芯片,还是禾赛的激光雷达、27合一的热管理系统,都是行业内最顶尖的配置和技术。”

当然,这份“全域自研”打法并不轻松,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的支撑;零跑也只有在2024年Q4率先跑出盈利、拥有更稳健财务的背景下,才敢放手加码。

而平台架构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零部件的共用率。朱江明透露,“B平台和C平台是二个系列,尺寸也不一样,轴距也不一样,但大的架构一样,纵向是不打通,但是横向是打通的。”

B10是B系列的第一款产品,按照产品规划在B10产品之后,零跑还会发布B系列的另外一款车型B05,“B系列将有88%的零部件共享率”,朱江明透露。

出海节奏“快马加鞭”

零跑B10的定位不仅指向国内10~15万元级智能SUV市场,更是其全球化野心的代表作。朱江明也在交流中表示,“B这个系列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产品的细分市场”,这也就预示着它是一款全球车型。

零跑的出海策略,首先是与Stellantis集团在海外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功能以销售为主。加上Stellantis全球成熟的汽车金融、保险及售后资源,再辅以零跑国际自身的电动车出海运营经验,零跑在海外布局上也算是一路高歌。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透露,“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海外四个大区,主要是在欧洲开了将近500家的网点,所以T03和C10也陆续有用户定单的交付”。

来源:零跑汽车

来源:零跑汽车

但是在欧洲市场,零跑的步子迈得很大,仅仅凭借铺设渠道虽然能快速解决销售的问题,让当地用户更快建立起对零跑的品牌认知,但是目前欧洲的高关税问题,很可能直接抵掉零跑的性价比优势,所以对于零跑的全球化战略来说,首当其冲就是解决欧洲的关税问题。

对此曹力也表示,“欧洲本地化制造落地的工作,将是今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不过关于当地工厂的选址,目前尚未敲定。“我们会在今年尽快的把欧洲的本地化选址锁定下来,在2026年的上半年能够本地化制造落地,这样子就可以避免20.7%的关税”,曹力表示。

另外在产品导入计划方面,除了早前T03、C10,这款最新发布的B10也会在今年年中发布出口版本,下半年则会重点发力B05这款车型,产品布局相对比较完善。

总结来看,通过与Stellantis及其他国际伙伴合作,零跑在出海、制造、渠道等方面拿到了快速通行证,零跑的海外战略也愈发清晰和立体。

卷到“痛并快乐着”

回顾零跑近几年的发展,凭借着过去一年的亮眼财报、C系列走量、牵手Stellantis和中国一汽等稳固战略基础,零跑已经不再是那个稍显“低调”的新兵。

如今B10的亮相,把激光雷达、大模型智驾这些技术拉到10-15万区间,狠狠地搅动了市场格局,在LEAP3.5平台的驱动下,零跑对自主研发、核心自造的坚持,正逐渐开花结果。

然而,野心越大,风险也越高。面对2025年新能源车市,零跑能否依托B10和LEAP3.5技术继续攻城拔寨?海外市场本地化和合作进展又是否顺利?这些问题都留待时间验证。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竞争者既有特斯拉、比亚迪等先发优势明显的老对手,又有当地政策、关税壁垒的挑战。再加上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如何快速适应国际市场的复杂环境,保障海外供应链和本地化制造顺利推进,考验着零跑的整体决策与风险管控能力。

但不管怎样,零跑已经在“智能平权”这条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一场野心勃勃的全球化之旅,已经随着B10的发布正式开启。(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李玉鹏)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3-23 22:4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正通过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

2025-03-23 22:22

高通总裁安蒙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变得更小、更有能力

2025-03-23 21:52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稳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中东等地区的新资金来源

2025-03-23 21:25

上海贝岭: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3.4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1:19

富佳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6.57万股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9

亚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20:51

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2025-03-23 20:49

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千禾味业产品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5-03-23 20:27

马克·古尔曼:苹果公司致力于为手表添加摄像头

2025-03-23 20:10

3月23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3-23 19:54

海利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2025-03-23 19:46

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申报数量已达36只

2025-03-23 19:46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门店

2025-03-23 19:04

和达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025-03-23 18:57

美国参议员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03-23 18:15

朱民: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稳定全球产业链

2025-03-23 17:55

蔡昉:农村养老难需靠尽快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等措施来解决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爱购控股1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03-23 17:27

本周新增名瑞智能、胜华波电器等4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

2025-03-23 17:17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扫描下载App